羅杰·伊伯特(美)
羅杰?伊伯特(Roger Ebert,1942―),生于伊利諾伊州厄巴納(Urbana),在伊利諾伊大學、開普敦大學和芝加哥大學主修英語,于1967年成為《芝加哥太陽時報》(ChicagoSun-Times)影評人,1975年成為第一位因?qū)懹霸u獲普利策藝術評論獎的作者。同年,他開始與GeneSiskel長期合作,在電視上主持電影評論類節(jié)目“Siskel &Ebert”。1999年Siskel辭世后,他改與Richard Roeper合作,節(jié)目亦更名為“Ebert & Roeper”。自1969年起,伊伯特一直擔任芝加哥大學“Fine ArtsProgram”的電影課講師,同時任伊利諾伊大學電影與媒體學兼職教授。其間,他獲得科羅拉多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三十余載,他每年都在該大學的世界事務會議(Conferenceon World Affairs)上逐鏡分析一部電影。1999年,伊伯特在伊利諾伊大學創(chuàng)立“滄海遺珠電影節(jié)”(OverlookedFilms Festival),專門推介被忽略的佳片,每年都吸引許多觀眾和影人參與。羅杰?伊伯特的影評每年都會結(jié)集成Roger Ebert’s MovieYearbook,此外,他還出了十余部著作。目前,他與愛妻Chaz Hammelsmith Ebert(律師)生活在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