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交,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大陆第一页

<pre id="4unh9"></pre>

  • 
    
    <blockquote id="4unh9"></blockquote>

    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轉山——邊境流浪者
    陈坤、赵薇、周迅、黄磊、何炅等众星力荐,同名热映电影原著,电影《转山》斩获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入围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ISBN: 9787549551545

    出版時間:2014-04-01

    定  價:48.00

    作  者:谢旺霖 著

    責  編:冯欣
    所屬板塊: 文学出版

    圖書分類: 中国现当代随笔

    讀者對象: 大众读者

    上架建議: 旅行文学
    裝幀: 精装

    開本: 32

    字數: 112 (千字)

    頁數: 308
    圖書簡介

    一個24歲的年輕人,在寒意漸生的10月,獨自踏上從麗江到拉薩的征程,并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勇敢或偉大,而是“在相信與懷疑之間擺蕩”,但最終決定走下去,因為哪怕失敗,他也“應該在失敗面前看見自己究竟是如何就范的”。

    作者精選出騎行途中印象最深刻的經歷,著為17篇,按時間順序講述了這次艱辛的冒險之旅。 三個月的旅途中有驚險,有絕望,有感動,有恐懼,透過生動的文字,作者的感悟躍然紙上。它不僅是一次身體的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旅行;它也許不是最驚險、最奇異的游記,但它卻是最充滿激情的記錄;它不僅是一本關于旅行的書,更是一部關于成長的書。

    作者簡介

    謝旺霖,1980年生于臺灣,東吳大學政治、法律雙學士,現就讀于臺灣“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喜歡閱讀、電影、音樂和文學。曾獲選2004年云門舞集“流浪者計劃”,因為流浪開始文字創(chuàng)作的生涯。曾獲桃園文藝創(chuàng)作獎、“文建會”“尋找心中的圣山”散文首獎。

    圖書目錄

    【推薦序】我們都有出走的理由了(蔣勛)

    【簡體版序】致大陸讀者

    【自序】因為,我懷疑……

    出發(fā)

    之一 柔軟的時光

    之二 瀘沽湖的女兒

    之三 梅里雪山前的失足

    之四 邊境未竟

    之五 話說鹽井

    之六 東達求援記

    之七 幫達奚大哥

    之八 與藏獒對峙

    之九 八宿記事

    之十 波密中毒記

    之十一 朝圣者

    之十二 行路難

    之十三 在那借來的空間

    之十四 越過最后的山口

    之十五 直貢梯寺的天葬

    之十六 雪域告別

    尾聲

    序言/前言/后記

    《序言 我們都有出走的理由了》

    二〇〇四年第一次見到旺霖是在云門第一屆的“流浪者計劃”評審會上。

    林懷民得到“行政院”文化獎,有六十萬獎金,他大概覺得自己生活沒有更多需要,便把獎金捐出來,成立了“流浪者計劃”,加上其他人的贊助,每年可以鼓勵一些青年去亞洲各地旅行、學習、磨煉自己,也認識世界。

    申請的人不少,經過初步的篩選,最后大約有二十人左右入圍面試。

    其實篩選的過程是有許多矛盾的,年輕、渴望走出去,渴望流浪,渴望認識世界的心并沒有太大差別,因此,用什么標準評審?如何選擇真正有狂熱,急迫要走出去的生命?在評選的過程中有許多困擾。

    每一年獎助是有限的,我又希望更多年輕人可以得到幫助走出去,有時候會幻想林懷民再得一個什么獎,而他個人生活的欲求還是那么少,或許就可以多一個青年在流浪的門口獲得多一點鼓勵與支持。

    于是,我看到謝旺霖坐在我的面前,個子不高,初看有點靦腆,話不多,說話速度也很慢。他其實已經在“流浪”了,大三那年,他自己說:是因為“失戀”了,想走到可以把愛人忘掉的地方。

    我還記得旺霖說話緩慢平靜的速度,因為緩慢,我可以思考他說話的內容。

    要跑到多遠才能忘掉心中忘不掉的人??!

    這個沉默的青年因此去了云南,在遙遠的滇藏邊界一個人騎著單車,經歷著他孤獨的肉體與心靈之旅。

    他是在云南接到家人的通知,臨時中斷了旅程,趕回臺北參加流浪者入圍者的面試。

    旺霖說了一些旅程中的遭遇,大概有點像收到這本集子中《梅里雪山前的失足》,他連人帶車摔下斷崖,“前輪死死卡在巖縫下,而后輪和雙腿完全懸蕩在斷崖之外”。

    懷民、照堂和我,都無言語,一個年輕的生命走出去了,遇到他一定會遇到的各種危險、挫折,我們或許有很多的不忍、心疼,但知道他必須這樣走下去,用自己的力量排除危險,克服挫折。

    “你不害怕嗎?”我問旺霖。

    “害怕得要死!”旺霖仍然平靜地說。

    旺霖得到了入選,繼續(xù)他的流浪。我偶然聽到云門的工作人員傳來片段他的消息,但大部分時間我并不記得有一個年輕的生命一個人在遙遠偏僻的大山里騎著單車,一直到我看到出版社轉來的打印稿,包含《出發(fā)》的十八篇文字,即將出版的《轉山》,我正好要南下上課,把打印稿帶在身邊,沒有想到一開始看就停不下來,一個上午就著南臺灣明亮的陽光,幾度熱淚盈眶,讀完了旺霖的游記。

    旺霖的文字很稚拙,沒有太多文學的修飾,他大概一旦要修飾文字,自己先就不安起來了,就像他在《八宿記事》里打破了一只民宿的熱水瓶,幾度要藏藏匿匿,最終發(fā)現不過只是賠二十元人民幣的事,旺霖的稚拙來自他的單純天真,所有生活的細節(jié)如此瑣碎也如此真實,旺霖娓娓道來,用第二人稱的“你”稱呼自己,像是看著另一個“我”,有了反省與觀察的距離。我喜歡旺霖寫的《瀘沽湖的女兒》,那個里格村新婚的少婦,在眾人徹夜的歌舞里,摩梭族的篝火似乎從欲望底層勾引起古老原始的調情,旺霖不只一次說到那少婦的名字:“你還不知道她的名字,因為那聲音被黃昏的風吹散了——”

    我忽然想起旺霖說要到遙遠的地方,把思念的人忘掉,旺霖寫的那個摩梭族的少婦叫“松娜”,在旺霖的文字中,松娜美極了,一定是在極深情的愛戀中才能把一個女性描寫得那么美吧!

    旺霖年輕,很多事似乎還無法全弄清楚,或者他也并不想即刻清楚,他的文字就有著又像描述又帶著一點意見的夾議夾敘,但是,他每每對自己的很多意見不多久又有修正,像一個初學畫的人,畫稿涂涂改改,留了很多修改的痕跡,那痕跡稚拙又真實,比太確定太自信的線條更好。

    許多最動人的片段都是旺霖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走到了大山之間,到了孤獨的極致,與自己的對話變得很純粹,那使旺霖從一個稚拙的青年一下成長起來,有一種男子的沉穩(wěn)。我讀著讀著,忽然夢想著,或許旺霖的書會是一個運動的開始,青年讀完《轉山》,帶著書,都紛紛出走,走向他們各自孤獨的旅程。

    孤獨的旅程有荒謬幽默的喜劇,像《幫達奚大哥》,旺霖假借一個廈門大學姓奚的學生身份,在偏僻的幫達竟然扮演起“人生導師”的角色,一種不經意的偶然,卻可能對另一個人發(fā)生一生的影響。

    這本書越看到后面越可以感覺到三個月單車的滇藏之旅,旺霖如何逐漸成熟的心境,到他寫下《直貢梯寺的天葬》時,文字的精簡,敘事的深沉,細節(jié)的冷靜,使人忽然覺得那個原來稚拙的青年竟然從身體中生長出如此厚重深長的生命信仰。

    是的,或許因為“害怕得要死”,才可能走到生命無所畏懼的地方。

    旺霖二〇〇四年十二月三日,結束他三個月的單車之旅,他在拉薩把車賣了,那輛單車,騎過一座一座大山,摔下斷崖,在雪地里掙扎上坡,對旺霖是不能忘記的經驗,他把車子以一千八百元人民幣賣給另一個年輕人。

    我喜歡他書的結尾,兩年后,他收到一封來自西藏的E-MAIL,那個買車的人告訴旺霖,因為失戀,所以買了單車,一個人去旅行。

    旺霖沒有眷戀他的單車,單車當然應該是讓另一個人騎去更廣闊的世界。

    因為謝旺霖,我們都有出走的理由了!

    我還是在夢想:許多青年讀完了旺霖的書,紛紛開始了他們的出走與流浪。

    蔣勳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九日于曼谷

    名家推薦

    《轉山》是一本令我靈魂戰(zhàn)栗的好書。作者用自己全部的靈魂擁抱了西藏, 用嬰兒的眼睛看見天堂?!掇D山》使我們重歸純真與勇敢,在簡單規(guī)則下信任心靈的力量。

    ——于丹

    《轉山》是這幾年來最撼動我的本土書寫。因為內容的能量,因為作者的誠實與質樸。自行車雪季攀行西藏高原兩個月,有時﹁前輪卡在巖縫下,而后輪和雙腿完全懸蕩在斷崖之外﹂, 二十四歲年輕人挑戰(zhàn)自我的壯游,高潮迭起,謝旺霖寫來卻是一路的自問自答。他把自己赤裸裸地展示,讓我們看到他的脆弱,他的眼淚,他的奮起與毅力,使我們跟著他拼搏,為他緊張,為他歡呼。出發(fā)時,他說:“這趟旅行﹁可能失敗,但至少我應該在失敗面前看到自己是如何就范的。抵達終點后,才發(fā)覺這一切無非盡是過程?!薄S久沒有聽到這樣誠懇、內省的聲音了!

    這是謝旺霖的第一本書,開始只是平實的記事寫景,到了最后幾章,成熟的布局經營,交響樂似的釋放出龐大的感動。

    《轉山》宣告一位杰出作家的誕生。

    ——林懷民

    每隔幾年,總有一本書會激起一代人出走流浪的欲望,然后每個人回來之后也都覺得自己應該寫一本書,直到那些書淹沒了市場,直到’流浪’成了俗濫到足以冷卻任何沖動的口號。《轉山》不是巨浪過后轉瞬即逝的白沫,它就是那一本可以召喚整代人的書;因為謝旺霖難得的坦白,不虛矯,不濫情。他用第二人稱的方法憶述自己的經驗,在孤獨的旅次中展開自我的對話;于是一趟身體的移動同時就是不斷向內的回溯與解剖,越是接近尾聲,就越見深刻、赤裸。

    這就是真正的朝圣了,把肉身拋擲在變幻不定的情境,好修煉靈魂使之精純。

    ——梁文道

    因為謝旺霖,我們都有出走的理由了!我在夢想,青年讀完了《轉山》,紛紛開始他們的出走與流浪。

    ——蔣勛

    編輯推薦

    有時候,你只差一場旅行。

    《轉山》這本作品,其核心是自由與夢,在這個時代,談夢似乎越來越奢侈,卻也越來越珍貴。根據《轉山》改編的電影,獲得東京電影節(jié)最佳藝術貢獻獎。可以說,《轉山》,不僅僅屬于騎行者,它屬于所有年輕人,或曾經年輕的人。

    本書改編的同名電影,斬獲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藝術貢獻獎,入圍第4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精彩預覽

    出發(fā)

    請容許我把時間往前挪一些,讓它落在夏季柔軟的麗江。

    當時我正從云南劍川縣初抵麗江,電話那頭的母親就急切地說我通過什么什么的工作征選,兩天后即將面試,要我盡快回家。我那時還以為母親單純是因為寂寞和思念的緣故,或者受到某詐騙集團誆騙了,所以才這么說。

    后來,透過姊姊再轉述,終于確認原來是我出發(fā)前所提交的云門舞集“流浪者計劃”初審通過了??墒俏覅s感覺不到任何的欣喜。因為早在那四天前,我駐足大理整個禮拜,就是為了等待這消息,以備隨時能動身折返,但這一切竟都在我已認定石沉大海,決心把自己放逐到一處更遠的他方后,才斷然揭曉。我不禁想著,還有回頭的余地嗎?

    子夜時分,麗江的夏雨初歇,古城里的喧鬧總算告一段落了。似乎只有我還依然清醒著,坐在青年旅館四樓的庭前,憑欄眺望,溫習月夜屋瓦飛檐上的柔光。

    煙一根接一根點燃,我知道我在等待,等待內心任何一股蓄積的拉力,超越對方,而我將聽從它。如果順著旅途繼續(xù)往前,我會怎么樣?如果就此中斷旅途折返,我會怎么樣?我仔細揣想著各種可能,設法維持內心里雜亂的平衡。

    隨著天光破曉,終于——終于有一種寧靜的聲音仿佛對我昭示——西藏就在那里。對,它就在那里。絕不會因為我這次中止造訪,而失去它原本存留在我心中的意義。只要它在那里,我知道,有一天,我仍會找到它。這瞬間迸出的想法對我而言——西藏的路途便是一種綿長的篤定,或者一種遙遠的信仰。原來,我更想追求投身在一場環(huán)環(huán)未知的情況里,對于那種未知的追究,可能是充滿冒險的,發(fā)愁的,也可能是一無所有的,但那又如何呢?

    整個早上,我都在等著民航售票點的經理,看他能否幫我搶占一席離開麗江的機位,但事情過于突然,以麗江為始點的機票,于火熱的旅游旺季中,根本一位難求。最終經理與我商量出唯一的方法是,嘗試搭乘當晚的臥鋪車到昆明,然后搭飛機到香港,再從香港飛回臺灣。可這樣一來,我必須獨自承擔車行途中可能遭遇修路阻礙的風險——如果我無法順利在十三小時之內,抵達五百多公里外的昆明,那么我將錯過當天昆明直飛香港的班機,甚至連重新購買的香港至臺灣的一段機票也得作廢了。

    來到麗江尚不及一天,晚間八點,隨著三輛載滿人和牲畜的臥鋪客車緩緩駛出車站,我要離開了,揮別這一個多月浪蕩的旅途中,感受最美好的一處地方。我不知道將闊別多久才能再次回到這里。司機說:“路況好,十個小時便能開到昆明,否則十四五個小時也算稀松平常嘞?!蔽液芤馔庾约郝犕晁脑捄?,心情還能出奇地平靜,或許我能做的,該掙扎的,都已努力過了吧。剩下的,我再怎么擔憂也無用。

    黑夜里,一聲巨響隆隆在耳邊擂起,睜開眼時,客車依舊無恙地行進著,所有乘客也都還安穩(wěn)沉沉睡著。車窗上有些細細斜斜奔竄的水珠,突然,幾道青白鋸齒狀的電光劃破了夜的帷幕,旋即數聲天際悶在胸口的雷響,我的心頭接著一揪,嘩啦嘩啦,開始下起磅礴擊地的大雨了。不穩(wěn)定的天氣,不確定的路途,我躺在顛簸晃搖的車鋪位上,仿佛做夢一樣,對窗,默默對著那鏡面反射半張輪廓的自己說,該是你的就是你的。

    “當我出發(fā)時,我才會知道我已經準備好了?!边@是我回答林懷民、蔣勛和張照堂老師所提問的一段對話。面試完的兩個禮拜后,我意外被告知成為首屆“流浪者計劃”征選得主之一。

    然而,這卻是我焦慮的開始。我該怎么準備這趟旅途?它絕不像以往我可以隨興拎著登山包的旅行,走到哪里算到哪里,或在路邊等看哪輛車先來便由它順道把我接走,如此簡單。

    因為兵役問題,迫使我必須在未收到兵單前啟程,行前準備的時間,便僅剩一個多月。九月的臺灣暑氣逼人,那九月的西藏呢?我預計在西藏度過十月、十一月甚至到十二月,翻開海拔三千六百五十八米的高原拉薩十一二月的均溫表,皆在零度左右。未來,我將有大半的時間勢必都得待在比拉薩更高的地域,照一千米下降六度的法則,想來不免就令人覺得“心寒”。想象可以滲入頭腦,卻無從透進皮膚。

    我試圖遍尋各種管道,向各方的專家請益,重新再學習單車的組裝,拆解,補胎,換剎車,打車鏈條等。

    一日,學長打電話告訴我,他有一位友人的父親在經營專業(yè)品牌的登山用品店,要我去那走訪看看是否能獲得一些充足的建議或補助。我滿懷期待地照著指示去了,登山店老板一劈頭就拿他三十多年的專業(yè)經驗訓誡我:“你此行像去送死。”他又說:“你父母知道嗎?支持嗎?十萬元,根本不值得你走上這條路?!鸫a要二十萬……沒錢就向父母先借。早幾年我生意好,還可贊助你一些產品,不過……現在我只能把店內你需要的配備,以成本價賣你?!?p/>

    我完全沒想要占他這樣的便宜,而是希冀從那獲得一點心理建設和肯定。一件動輒一兩萬元的衣服,五六千元的氣化爐具,即使我勉強有這筆資金,卻根本買不下手。學長的友人在一旁勸我:“我爸其實是個心直口快的人,沒有惡意。他說話很實在的,你要好好考慮。”我謝謝他們,碰了一鼻子的灰,沮喪地步出門外。我想我能夠理解他們所謂“舒適”、“保命”的配備是怎么一回事,但真要執(zhí)行那種觀念,只會令我更覺得落寞和不安。我亟欲拒抗這種“有錢”買來“專業(yè)”、“安全”的想法,另一方面,我也懷疑這是否只是我自己無知的偏見使然。

    兩天后登山店老板主動聯(lián)系我,說他透過登山協(xié)會理事長那里介紹一位環(huán)游世界的專業(yè)騎行者供我咨詢。老板便載著我和其他三位湊熱鬧的山友一同到了龍?zhí)?。C先生拿出一本他寫的西藏旅游專書讓我們先傳閱,似乎有點推銷的意味。他說:“我剛從云南回來,本想包車進西藏的,但這次車在白馬雪山前遇上大雪,等了幾天大雪沒停,只好放棄行程返回臺灣。如果你這次準備騎單車,白馬雪山將是你入藏前遇到的第一座大山?!?我點點頭,不知如何啟齒。整個會談上幾乎是登山店老板代我問話,仿佛他比我更加關切此事。我只像個稚嫩與無知的孩子。

    C先生建議我此時最好不要貿然入藏,他說:“汽油四輪都不敢成行了,你還想騎著單車的兩輪去?”我聳聳肩,試圖轉開話題,提起一位剛騎過滇藏、中尼(西藏到尼泊爾)路線的騎行者的名字。他說他也認識,而且略帶嘲諷的語氣:“那個瘋子,也騎過不少個國家。前些日子,我與他喝酒,問他這次感想如何。他就坦承說:‘滇藏的路夠嚇人的,能全身而退可真算走運?!氵x擇了一條專業(yè)騎行者都覺得非常艱困的路。何況‘你’—— 據我所知,臺灣騎過那條路線的人,應該不超出五個?!蔽夷樕铣尸F僵硬且呆滯的模樣。

    我的確無從與他們相比,更無從傻氣地向他們說出:“你們騎一天,我笨,我騎兩天三天總可以了吧!”我想盡快逃離這樣的現場,我開始感到自己的決心已在他們一點一滴的勸誡和警告中,逐步地潰散流失。“對啊!對??!”反對的聲浪一面倒,我像個笑話。我啃著小指頭默默不語。他問:“你到過西藏最高的地方是哪里?”新藏公路上六千七百米的界山大坂(我說)。他笑稱那是旅游書上吹捧出的高度,不過,也算一種難得的高原經驗,對這次旅途應該有所助益吧。熬到最后,他建議我如果執(zhí)意要去,不妨換個想法改騎青藏公路,因為那里只有一座難度較高的唐古拉山口,地勢且相對平緩簡單,“不然,你真的要拿命去賭了”。

    接著幾天,我只要一望見墻上的西藏地圖,便出神地想著改換路線的事。為什么?為什么我要因為他們的話而改變呢?為什么,為什么他們能,而我卻不能呢?我至少應該親身經驗那究竟是一場多艱難的路途后,才有資格談放棄吧!否則我不甘心。不甘心。但同時我也開始萌生了退意和各種可能推遲旅程的想法,只是不敢對人言說,我怕此話一脫出口,我將被自己徹底擊敗。

    每天我仍持續(xù)加重單車的負重載量,從中壢出發(fā)騎往龍?zhí)渡絽^(qū),再轉楊梅,沿省道回家。我時常懷疑自己究竟為何被選上,既無才華又無壯志,只憑借著一點點膽敢的故作堅強。面對那些一直向我來電“道賀”的友人,我總是真心且坦誠地回說,或許我被看中,不是因為我有什么才華,而是緣于我敢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這樣的旅程吧!

    一日午后,太陽狠狠地照在頭頂,我喘氣默數著踏行的轉圈,穿梭在馬路的車陣中,突然發(fā)覺身側后有一輛摩托車似乎在跟著我,正當我立身想加快腳步,摩托車跟了上來,一位男子微笑地伸手遞出一瓶舒跑?!敖o你,”他說。他的眼神再次明確示意,我遲疑地接過那懸在半空中的保特瓶,一股透徹的冰涼像把手掌窩入冷霜里。我們于是放慢速度,并肩同行,他說他已尾隨我許久了,看著我車上的行裝和汗流浹背的樣子,便忍不住去便利商店買運動飲料想請我喝。我一邊踏,一邊仰臉大口灌下這突如其來的冰泉,才恍然知覺自己真的渴了。

    “很羨慕你這種刻苦的騎士,我年輕時也干過這種事情喔!”他逆著陽光說。聽了他的話,我心里霎時有陣沖動希望與他再多談些什么。然而,我們的車都只是慢慢地往前滑行,沒有停留。在第三道路口前,他驀地舉起了右手的拳頭,像軍人打殺的氣魄般對我高聲喊著“加——油,加油”,便揚長而去。沿路過往的人車都不禁好奇回頭注視著我。

    頃刻間,我不自覺笑開了,忘記那過去與未來的,心底卻漲滿一陣酸楚。

    我訂了機票,讓這一切更無轉圜的余地。我不再去想自己是基于什么理由而被選中,我只需要相信這其中勢必隱含著層層未能覺察出的寓意就好。一想到準備踏入西藏的旅程,我整個人就控制不住感覺輕飄飄地飛起來了。我可能踩在天際上,也可能埋沒在大雪中。

    妹妹在午夜撥了電話給我,說她幫我在自行車店拿資料時,聽聞大伙正在討論剛騎過滇藏線的那個阿光的感想經驗……所有人都擔心我能應變的狀況,“你不要去,不行嗎?”“為什么你要那么固執(zhí)呢?”她第一次帶著斥責的語氣對我說話。我頓時惱火了一連回說:“你‘懂’什么‘屁’???不要管我!我知道我自己在干嘛?不用你來管。”

    不由她再答話,我把電話掛掉。我了解我自己是個很容易被各種人世情感牽扯的人,所以我時常在他人面前裝出冷漠和高傲的態(tài)度。但,每每獨自回過頭來反省,我又會深疚不已。我害怕別人對我的關心(盡管我是那么需要它),就連親人也是一樣的。

    隔早,自行車店的老板撥手機告訴我,說他自從為我組裝單車后就感到不安,再聽我妹妹一講,他實在放不下心了,“可不可以不要去呢?或至少避過冬季,延到明年春季,給自己多一點時間訓練吧!”這次我似乎想通什么,婉轉且平靜地回他說:“不用擔心。我向你保證我不會勉強冒險,做出超過我能力范圍的事情。我一定會安全地回來。”我知道自己再無可退了。

    唯一還不知道單車旅途一事的是我母親。她一直是我生命中最難以割舍的人,也許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在于——她也是一個人。記憶里有段成長期間,與她斷了音訊,中學畢業(yè)后我也離開了那個“家”,開始自己的外地求學生涯。后來,不知是她找到我,還是我找到她,抑或是親人彼此間相約的宿命,總之,我們恢復了緊密的聯(lián)系,但始終還保持著相隔兩地。

    每當我步上長途旅行時,母親總會說:“不要去太久”,“不要怕花錢”, “不要背太重,把背給背壞了”,“要找朋友同行”,“要吃營養(yǎng)一點”,“要輕松些,要睡飽一點”……關于這些種種,我都瞞著她口頭上“做”到了。但她仿佛知道我根本沒有做到,才時時對我耳提面命;又或者,這根本是一位母親對自己的孩子永遠都要說的話呢?

    我拿了一萬元塞在母親掌中,對她說:“這是我長那么大以來,第一筆孝順你的薪水。”我笑稱真好,天底下真有那么便宜的事,我一畢業(yè)人家就肯給我十萬元,去游山玩水做一些很輕松的記者采訪工作,“有吃構有賺喔!”

    我母親則郁郁地回答:“這次又是去那么久,早知道就不要叫你趕回來了。??!我怎么收得下你賺的錢。你有心拿給我,我就開心得要死了。” 她撫撫手中的錢,要我先把它收著,便急忙轉過身,說要去一下廁所。

    離開時,母親問我到時要送我去機場嗎,我怎么敢讓她看著我拖了一輛單車出去,只好回說爸已經答應要載我了。她輕嘆了一聲,沒有再多爭些什么,只又說:“記得要常打電話回來。”不知為何,我第一次感覺自己竟對她充滿著不舍與歉疚,也許是出于一份對她的擔憂吧!關起車門,突然,我似乎有點理解了,長期以來,她也是這樣擔憂著我,懸宕,寂寞,焦慮,等待。我的心再一次收緊。

    最后一次騎行練習是在我步上飛機的前兩天。我從中壢騎至新竹拐向濱海公路到臺中,騎了近九個小時,灰頭土臉的,胸口前的衣服堆滿了白色的結晶,兩臂與頸后曬傷紅腫,下胯已磨得破皮了。我在眾人面前絲毫不敢叫苦,不敢露出疲態(tài),因為那即將到來的勢必遠遠比現下所受的一切,超過幾十甚至幾百倍。即使如此,我知道,這條路終歸還是去定了,不管我準備的如何七零八落,“出發(fā)了就是準備好了”,所有來得及與來不及的,都將在出發(fā)時一切就位。

    你說:“翻過這一頁,英雄即將起身。”但我的這趟旅途,絕不是以雄心壯志為起點。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fā)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