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昀老師對當下我國建筑學教學體系的思考已在國內(nèi)建筑界引起極大反響,其相關理論著作更是成為當今建筑界的翹楚。長期以來其致力于建筑學教學體系的改革和方法的探索,其教學方法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建筑學的教學試驗中已取得成功,那么這套方法除了在兩所學府之外,是否具有普遍性、適應性的教學效果,想必這是建筑教育界極為關注的問題。鑒于此,王昀老師以山東建筑大學建筑學一年級為教授對象,對其進行為期7周的“建筑師工作室設計”教學,以證其教學效果。筆者作為王昀老師教學的親歷者對其教學方法進行視角的真實記錄與再現(xiàn),全面記錄、歸納、梳理其“空間喚醒”教學方法的全過程。書中不僅對王老師的教學策略、方法、節(jié)點控制等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現(xiàn),同時還對在一年級教學過程中同學們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記錄,并追蹤了一系列問題的解決過程與方案。
張文波,現(xiàn)就職于山東建筑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山東建筑大學ADA建筑與藝術研究中心任課教師,主要致力于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遺產(chǎn)保護等領域研究。
章 空間的捕捉
1. 實驗分組
2. 空間與形式的思考
3. 操作
第二章 啟蒙
1. 次模型講評
2. 問題的浮現(xiàn)
3. 喚醒——觀念賦予
第三章 量變
1. 量變范疇
2. 量變規(guī)則與步驟
3. 量變過程
4. 問題的浮現(xiàn)
第四章 質(zhì)變
1. 質(zhì)變范疇
2. 質(zhì)變過程
3. 問題的浮現(xiàn)
第五章 踟躕
1. 心聲
2. 從模型到真實存在
3. 觀念強化
第六章 空間的生長
1. 空間的豎向發(fā)展
2. 問題的浮現(xiàn)
3. 解決問題的“鑰匙”
第七章 二次質(zhì)變
1. 質(zhì)變范疇
2. 圖上的對話
3. 問題的浮現(xiàn)
第八章 觀念演繹
1. 演繹范疇
2. 圖上的對話
3. 問題的浮現(xiàn)
第九章 終呈現(xiàn)
1. 呈現(xiàn)
2. 探討
附 錄
這將是當下建筑教育領域普遍思考和關注的有關建筑學教學方法的系統(tǒng)著作,相信該書的出版將豐富、優(yōu)化當下建筑學的教育體系,甚至將起到巨大推動改革的作用。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