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參與式教學教師培訓相關經驗的擴展,改進地方師范院校的教師培養(yǎng)模式,中英西南基礎教育項目于2009年9月起啟動了“項目經驗影響教師職前培養(yǎng)”行動研究。該研究旨在讓師范生在任教之前就掌握參與式教學思想和技能,并探究如何改進師范教育的課程結構、教學方式、實習途徑等等,以適應中小學教育所發(fā)生的變革。雖然“中英參與式教學項目” 為培訓在職教師編寫了系列教材,如《參與式教學》、《參與式語文教學》、《參與式數(shù)學教學》等,但這些教材是不適合毫無課堂教學經驗的師范生使用。
我們在寫本教材時,一方面考慮要便于教師用以講授,另一方面又預留了大量的“思考與練習”,以便學員在課堂上操作與討論。在利用本教材開設參與式教學課程時,要貫徹學生自主、多方互動、教師引領的原則,教師講授與演示的時間不要超過總課時的50%,即至少要留50%的時間給學生在課堂上練習、討論與交流,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習得技能。
林云 王文蓉 廣西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教授
目錄
第一部分 參與式教學評價論
第一章 理念性評價
第一節(jié).教學結果指標:知識、人格、創(chuàng)造
第二節(jié).教學過程指標:學生自主、互動、教師引領
第二章 基礎性評價
第一節(jié) 參與性
第二節(jié) 有效性
第三節(jié) 公平性
第四節(jié) “時點”課堂量化觀察與評價技術
第二部分 參與式教學設計
第三章 目標論——教學目標設計
第一節(jié) 審視教材,明確教學目的
第二節(jié) 設置教學目標
第三節(jié).分析教學任務
第四章 內容論——學生學習事項設計
第一節(jié) 學生學習事項的設置——問題、任務、活動、作業(yè)
第二節(jié) 學生學習事項(問題/任務/活動/作業(yè))的精細化
第五章 方法論——教學組織形式設計與教學策略選擇
第一節(jié) 教學組織形式
第二節(jié) 教學策略、教學類型及其選擇
第三節(jié) 教學方法與學生參與
第六章 導學案——參與式教學的綜合設計
第一節(jié) 回顧:參與式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
第二節(jié) 導學案的示例
第三節(jié) 規(guī)范性知識技能的教學與設計
第四節(jié) 語文八級解碼閱讀與教學設計
第三部分 參與式教學課堂實施
第七章 課堂調控
第一節(jié) 學習方式訓練與運用
第二節(jié) 調控學生課堂學習行為的技能
第三節(jié) 課堂流程性教學技能
第八章 即時生成
前 言
一.本課程產生的背景
自2007年中英“西南”基礎教育項目產出二參與式教學教師培訓(以下簡稱“中英參與式教學項目”)開展以來,廣西項目縣的一萬多名在職教師得到了培訓,提高了教學思想和教學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課堂教學質量,學生受益。
為推動參與式教學教師培訓相關經驗的擴展,改進地方師范院校的教師培養(yǎng)模式,中英西南基礎教育項目于2009年9月起啟動了“項目經驗影響教師職前培養(yǎng)”行動研究。該研究旨在讓師范生在任教之前就掌握參與式教學思想和技能,并探究如何改進師范教育的課程結構、教學方式、實習途徑等等,以適應中小學教育所發(fā)生的變革。雖然“中英參與式教學項目” 為培訓在職教師編寫了系列教材,如《參與式教學》、《參與式語文教學》、《參與式數(shù)學教學》等,但這些教材是不適合毫無課堂教學經驗的師范生使用。
為此,廣西項目組擬訂了《高師生參與式教學技能培養(yǎng)的行動研究計劃》。我們的行動研究最終目標是:接受過參與式教學技能訓練的師范生在課堂教學實習時,能初步上出學生參與度高、有效且公平的課。
所謂學生參與度高,是指基本上能接近“中英參與式教學項目”的這樣一個項目目標:“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主的全班統(tǒng)一教學時間不超過60%,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的時間不低于40%”(以下簡稱“教師為主時間60%,學生為主時間40%。”)
所謂有效,是指學生能達到課堂教學目標(又稱學習目標),在課堂中能解決問題,能完成學習任務、活動和作業(yè)。
所謂公平,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合于他們的、均等的機會,每一個學生的權利都能得到教師和同學們的同樣的尊重。
為了讓師范生學習參與式教學技能,并實現(xiàn)我們行動研究的目標,我們需要開發(fā)這樣一門課程與教材:《有效的參與式教學——師范生及在職教師參與式教學技能培養(yǎng)與培訓》。我們在編寫本教材過程中,堅持參與式教學四項基本原則:方法多樣性、學生主體性、過程公平性、結果有效性,充分吸取項目的成功經驗,也融入了我們在項目工作過程中學習和研究的成果。此外,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無論是本項目的還是非本項目的,只要是符合參與式教學四項基本原則的教學理論和有效方法,我們都精選入本教材中,以惠及師范生。
二.教材內容體系
本教材有關參與式教學理念源于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中英“西南”基礎教育項目關于參與式教學的思想;
二是我國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三是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關于愛生學校有效教學的觀點。
上述三方的教學理念均主張教學要以兒童為中心,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接納、關愛并平等對待每一個兒童,使每一個兒童都獲得基于其潛能的最大發(fā)展。
從技術角度看,有效的參與式教學要解決四大問題:
1)什么樣的課才是一堂好課?為此我們要解決教學評價的問題;
2)我們希望得到什么樣的教學結果?為此師生要學會設置教學目標;
3)在課堂上要做什么,才能實現(xiàn)目標并取得我們想要的教學結果?為此師生要學會設置包括問題、任務、活動、作業(yè)在內的教學事項,交給學生去完成;
4)怎么做?即在課堂上如何進行教學事項的操作?為此師生要掌握教學方式、方法、策略。
因此,本課程教材的邏輯框架(見圖A)是:教學理念決定教學評價,教學評價引領教學實踐,教學目標決定教學事項(內容),教學事項決定教學方法,教學設計決定教學實施;而設置教學目標、事項(內容)和方法是教學設計的核心;在課堂教學實施中,要做到執(zhí)行計劃、即時生成、激發(fā)動機、靈活調控四結合。
按照以上邏輯框架,我們認為師范生應當掌握以下三類參與式教學技能。
1.參與式教學評價技能
師范生要懂得什么樣的課才是一堂有效的參與式教學課,為此,師范生要掌握參與式教學評價技能,為參與式教學的設計與課堂實施提供思想與方向上的指導。
2.參與式教學設計技能
參與式教學設計包括以下4項子技能。
1)學生學習目標的設置技能
在教學前,教師要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是:通過教與學,想要得到什么樣的教學結果。為此,師范生要學會設置教學目標——學生學完之后應該會做什么,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
2)學生學習事項的設置技能
學生學習事項包括問題、任務、活動和作業(yè)。學習事項描述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做什么,才能實現(xiàn)教學目標并獲得預期的教學結果。我們認為,設置問題、任務、活動和作業(yè),把它們交給學生去自主解決、合作完成、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是開展參與式教學的關鍵。為此,師范生要掌握精細化設置學生學習事項的技能。
3)參與式教學組織形式、策略與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技能
一個習慣于講授法(滿堂灌)、“一問一答”法(滿堂問)和“題海戰(zhàn)術”法(布置一大堆單調的習題使學生“滿堂累”)的教師,是無法勝任參與式教學的。在設置了學生學習目標和學習事項后,教師要懂得選擇和采取那些有利于學生參與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如發(fā)現(xiàn)學習、合作學習、啟發(fā)式教學、體驗式教學、生成式教學等。
此外,實施參與式教學必須有梯度的組合運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包括個人學習、雙人學習、小組學習、全班統(tǒng)一教學,以實現(xiàn)學生多種形式的參與及互動??傊瑤煼渡莆者x擇與運用參與式教學組織形式、策略與方法的技能。
本書為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參與式教學的專著型教材,很適合從事教育理論研究的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廣大教師選用,也可以作為廣大師范院校的高年級學生學習使用.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