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這片名為“亞洲”的地域上,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問:
亞歐大陸明明是一體的,為什么分成亞、歐兩大洲?分界的依據(jù)又是什么?從歐洲人命名“亞細亞”,到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成為“亞洲人”,中間又經(jīng)歷了哪些曲折?
清華大學教授宋念申告訴我們:古地圖是探索亞洲形成史和反思現(xiàn)代性的關鍵一環(huán)。
在新作《制造亞洲:一部地圖上的歷史》中,他借由百余幅珍貴的古地圖材料,描摹了亞洲(及中國)在地圖上出現(xiàn)、發(fā)展、變化、定型的過程,同時觀察了這一過程中的各種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資本主義、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領土國家——在地圖上的呈現(xiàn)與表達。
地圖的演進,是否真的朝向科學?
殖民主義語境下的“發(fā)現(xiàn)”,究竟是“發(fā)展”還是掠奪?
研究和思考“亞洲反題”,能為現(xiàn)代帶來何種新的可能?
以古代地圖為視覺材料,本書通過看圖、說圖,走近真實的歷史,以直白生動的文字,向大眾讀者介紹前沿、有趣的學術(shù)思考。
宋念申: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歷史系教授。近期研究興趣,包括區(qū)域及全球史視角下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邊疆與民族、東亞史、城市、歷史地理等。
出版專著 Making Borders in Modern East Asia: the Tumen River Demarcations,1881-1919和《發(fā)現(xiàn)東亞》。
序言(唐曉峰)
作者前言
一 尋路亞洲:歷史、地圖與現(xiàn)代世界
都是誤會:哥倫布與“美洲出生證”
到東方去:歐洲現(xiàn)代性的原動力
真實謊言:地圖是怎么說話的
二 禹與佛陀:傳統(tǒng)東亞的世界想象
禹跡與壇城:多元的中國制圖傳統(tǒng)
《疆理圖》到“天下圖”:驚艷的朝鮮制圖傳統(tǒng)
“行基圖”到“五天竺圖”:雜糅的日本制圖傳統(tǒng)
無法歸類:反思地圖的“東亞傳統(tǒng)”
三 《圣經(jīng)》與數(shù)學:早期歐洲的亞洲想象
人間:伊甸園、蠻族和約翰長老的東方
海上世界:羅盤玫瑰、風向線和海怪
發(fā)現(xiàn)托勒密:經(jīng)緯線測定的人居世界
投影,Projection,投影
四 規(guī)治地球:殖民與地圖帝國主義
祛魅:經(jīng)線分割的世界
重魅:哪是印度?何為韃靼?
立法:未知領地和“自由”的海
帝國:張揚與隱藏之間
五 商業(yè)訂制:資本時代的東亞畫像
Chinae:歐洲首幅“中國”地圖
競爭:“黃金時代”的制圖師們
俗欲:地圖的利潤及消費
權(quán)力:從公司到帝國
六 東西交融:“九州”與“亞洲”的相遇
隱晦的十字架:傳教士在東亞
利瑪竇:以“大州”釋“寰宇”
衛(wèi)匡國:以“帝國”釋“中國”
傳教士們的東亞遺產(chǎn)
七 務求精準:觀看領土與測繪帝國
跨越歐亞美: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測繪
“毫無差忒”:從法蘭西到大清的國家測繪
紙上新身份:模糊的華夷與清晰的邊界
填補空白:待征服的土地
八 生命政治:圖制亞洲的方法
滑稽圖:地緣機體的長成
爭端:古地圖與領土
聯(lián)結(jié):兩張地圖的全球史
結(jié)語:重思“亞洲”的輪廓
注釋
從眾多相關古地圖中提取歷史線索,展開對特定問題的深入討論,這是不多見的。因而本書具有多方面的學術(shù)價值。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教授 唐曉峰
亞洲一詞,來自亞述語的亞蘇(asu),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以后歐洲人將所有地中海以東的地區(qū)都稱作asu,并將其讀成Asia。人類早期對地球大陸認識的逐步深化是靠不斷的地理考察達到的。這種地理考察無論是航海還是陸路跋涉;無論是為了遠程貿(mào)易,或是殖民者的軍事征服,都推動了人類對未知大陸地理視野的逐步深入。人類或靠文字記述認知歷史,或繪制地圖表達對地理空間的理解。本書的看點在于作者通過解析各個時代地圖繪制的歷史敘事,告訴讀者不要以為地圖上的亞洲只是一個自然的產(chǎn)物,而是有著被制造的過程。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李孝聰
地圖凝聚了三維時空,卻不動聲色地偽裝成平面。線條下隱藏的故事,時空中流動的色彩,定格在一張張指示地理位置的地圖中,等待著有識者的發(fā)掘。在這個讀圖時代里,最有含量也因而最難解讀的圖像就是地圖。本書作者在地圖中尋路,在平面中發(fā)掘,為我們激活了那些已然定格的動態(tài)歷史,揭示了地圖如何說話的秘密,并且,在“世界”這個整體的人類空間想象中,為我們呈現(xiàn)了亞洲飽經(jīng)滄桑而充滿能量的生命歷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 孫歌
“文景歷史寫作獎”十強、清華大學教授宋念申,寫給歷史愛好者和地圖愛好者的需讀之書。
廣博:縱橫四百年,貫穿東西方,全方位展示在地圖上制造亞洲的歷史。
前沿:亞洲史、全球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等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現(xiàn)。
啟迪:古老的地圖里藏著哪些奧秘?地圖的歷史是否是走向“科學”的歷史?所謂“現(xiàn)代”,給人類帶來了進步還是剝削?
好看:日常視角切入,語言精彩生動,來自歷史學家的酣暢表達。
一部書寫在古地圖上的全球史。讓沉默的地圖開口說話,揭開百余幅珍貴古地圖背后的故事。
地圖是理解歷史的一把鑰匙。收錄百余幅理解東西方歷史必知必看的珍貴地圖,不乏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品,一場地理愛好者不可錯過的地圖盛宴!
用地圖讀懂歷史——一部亞洲的誕生史,就是一部現(xiàn)代世界形成史。
15世紀以來的亞洲是現(xiàn)代世界形成的舞臺,各種重要的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交匯于此——資本主義、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領土國家,它們的互動、交流與博弈,共同締造了今日之亞洲。
亞洲,是理解現(xiàn)代世界的窗口。從遍地黃金和擁有7448座香料島嶼的人間天堂,到近代慘遭列強瓜分的殖民地,多元共享,開放包容的亞洲是否是人類文明的出路?
所有地圖四色精美印刷,精裝鎖線,可平攤閱讀,封面高檔裝幀印刷布,手感舒適。三面刷邊,彰顯中古歐洲風范;一書一編號,作者親簽,值得留念。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quán)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