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文學評論集,聚焦二十余位知名作家,其中既有簡·奧斯丁、大仲馬、福樓拜、狄更斯這樣的經(jīng)典作家,也有加繆、菲茨杰拉德、納博科夫、菲利普·羅斯、多麗絲·萊辛、艾麗絲·門羅、石黑一雄、托卡爾丘克、麥克尤恩這樣的現(xiàn)當代文學大家。
黃昱寧正是這些小說家所期待的理想讀者,她秉持傳統(tǒng)的細讀方法,卻不落窠臼,以細致入微的觀察和別具一格的審美發(fā)掘小說細節(jié)的靈光閃耀之處,向讀者揭示小說藝術的魅力。她的這些文字,自始至終,都從細節(jié)中來,往細節(jié)中去。
同時,在本書中,她又是一位極好的文學閱讀領路人,以譯者的天然優(yōu)勢、寫作者的親身體悟和評論家的敏銳透徹,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文學與現(xiàn)實、小說與評論之間。其細膩的感知、獨到的見解、切中肯綮的分析,如一個個通往文學密林的路標,引領讀者進入深幽的文學世界。
黃昱寧,生于上海,橫跨翻譯、出版、創(chuàng)作三界的全能型作者。翻譯過F.S.菲茨杰拉德、亨利·詹姆斯、阿加莎·克里斯蒂、伊恩·麥克尤恩等多位知名作家的作品。著有小說集《八部半》,隨筆評論集《一個人的城堡》《夢見舒伯特的狗》《陰性閱讀,陽性寫作》《變形記》《假作真時》等。2019年,其小說集《八部半》獲第二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首獎。
i 序言
001 簡·奧斯?。侯A祝天氣變壞
017 艾米莉·勃朗特:納莉的眼睛
037 大仲馬:紙團,小刀與墳場
052 福樓拜:兩難
065 歐·亨利:故事從圣誕節(jié)開始
081 亨利·詹姆斯:地毯上的花紋
100 伍爾夫:一個女人想買花
117 菲茨杰拉德:度量蓋茨比
129 納博科夫:殺人犯總能寫出好文章
144 多麗絲·萊辛:南非的愛瑪
164 艾麗絲·門羅:人造絲與白孔雀
180 阿特伍德:走過岔路口
195 加繆:第二遍鈴聲,以及黃昏的囚車
211 庫切:逆行的魯濱孫
224 莫拉維亞:自我的碎片
240 達里奧·福:鬧劇的古典光澤
255 菲利普·羅斯:野蠻的玩笑
271 伊恩·麥克尤恩:十三個細節(jié)
290 希拉里·曼特爾:獵鷹的眼睛
306 托卡爾丘克:時間*
321 石黑一雄:迷霧與微光
339 查爾斯·狄更斯 vs.薩莉·魯尼:從上等人到正常人
355 麥克尤恩 vs.石黑一雄:克拉拉這樣的機器
367 歇斯底里簡史
391 戴維·洛奇訪談:“我似乎聽說過《圍城》”
409 麥克尤恩講述麥克尤恩
427 附錄
作者對細節(jié)的執(zhí)著,意在躲避那種遠離文本的空疏華麗,卻并未因循“笨拙之踏實”的老舊傳統(tǒng)。她的閱讀像是以眼睛親撫文本的肌膚,于是源自細節(jié)的靈感之光不期而至,啟迪著想象與思索,終讓洞察和領悟抵達深邃與高遠處。這是黃昱寧向經(jīng)典作家致敬的獨特方式,同時也成就了她自身的風格,不僅可被識別,而且令人欽佩而難忘。
——劉擎[學者、華東師大教授]
在這本書中,學習如何讀小說:從細節(jié)、從細胞、從一瞬間、從一滴水感知世界的廣大、生命的深微。黃昱寧是翻譯家,翻譯就是把一部小說重寫一遍。在這本書中,她同時是一位理想讀者或超級讀者:好像那部小說就是她寫的,甚至,關于一部小說,她比作者知道得更多。
——李敬澤[評論家、散文家,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
黃昱寧外語專業(yè)出身,職業(yè)是外國文學編輯,業(yè)余時間翻譯小說也寫小說,她是我眼里的套娃。我喜歡她談小說的調(diào)調(diào),她讀得實在是太多了。她的從容是擁有者的從容,她的開闊是心平氣和的開闊。
——畢飛宇[茅盾文學獎得主,著有《推拿》《小說課》等]
每一篇文章都如同量體裁衣,體現(xiàn)著黃昱寧對每個作家各不相同的深情。
——張悅然[作家、《鯉》主編]
寶珀理想國文學獎得主,知名翻譯家、作家、評論家黃昱寧全新文學評論集,一名專業(yè)讀者的傾心之作,彰顯了其在文學評論上的智識與野心。如她所說:“在我個人的寫作生涯中,還從來沒有哪一次結集耗時如此之長,改寫幅度如此之大,但是過程又是如此之快樂的?!?p/>
細節(jié)是一道光,照亮文學的密林。如作者所說,本書這些文字,由始至終,都從細節(jié)中來,往細節(jié)中去。若干年后,故事會淡忘,人物關系會誤植,文本意圖會模糊,唯有那些無法磨滅的細節(jié)——伊麗莎白的馬車或者基督山伯爵的小刀——在記憶的暗處,熠熠閃光。
以文本細讀為方法,精彩解讀從簡·奧斯丁到石黑一雄的二十多位世界文學大家的作品,深度挖掘小說家講好故事的秘訣。二十六篇文章,上百個小說細節(jié)以及被這些細節(jié)激發(fā)的文字,就構成了這本四百多頁的文集。作者對小說的細致分析和深入解讀,對于文學愛好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引領和指導,能幫助讀者更深刻地領悟小說的魅力。
黃昱寧集小說家、翻譯家、評論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為解讀文學作品提供了更多的視角和可能性。她以譯者的天然優(yōu)勢(翻譯過阿加莎·克里斯蒂、麥克尤恩、亨利·詹姆斯、菲茨杰拉德、庫切等),兼以寫作者的親身體悟和評論家的敏銳透徹,以無厚入有間,游刃有余,而能切中肯綮。其中,像《查爾斯·狄更斯vs .薩利·魯尼》《麥克尤恩vs .石黑一雄》這樣的文章,將不同風格、不同時代的兩位作家的作品進行對比,讓我們體會到文學能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直面人類自己的困境本身——對文學的理解,即對我們自身的理解。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