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選了周作人記事懷人的經典散文。在這些懷人散文中,周作人追憶往事,懷念他的親人、戀人與師友。魯迅、陳獨秀、胡適、劉半農、錢玄同、徐志摩等文化名人皆浮現(xiàn)于他的筆端。散文的風格平和沖淡,清雋幽雅,濃濃的思舊懷人之情躍然紙上。
作者:周作人(1885—1967),浙江紹興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杰出代表。原名櫆壽(后改為奎綬),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豈明,號知堂、藥堂等。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運動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編輯?!拔逅倪\動”之后,與鄭振鐸、沈雁冰、葉紹鈞、許地山等人發(fā)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并與魯迅、林語堂、孫伏園等創(chuàng)辦《語絲》周刊,任主編和主要撰稿人。
編者:張伯存,男,1968年4月出生,山東棗莊人?,F(xiàn)為山東棗莊學院文學院教授、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山東省十三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國文化研究與傳播”學術帶頭人。
王寒,女,1978年生,山東高密人,文學碩士,棗莊學院文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影視等,發(fā)表論文若干。
1 第一編
3 曾祖母
5 介孚公
7 介孚公二
9 祖母的一生
11 祖母
13 伯宜公
15 父親的病上
18 父親的病中
21 父親的病下
24 魯老太太
26 先母事略
33 大姑母
39 姑母的事情
41 談魯迅
43 關于魯迅
54 關于魯迅之二
64 魯迅的笑
67 關于魯迅三數(shù)事
71 一幅畫
73 四弟
76 若子的病
80 若子的死
82 再記若子的死
85 第二編
87 壽先生
89 壽先生二
91 老壽先生
93 老師
95 記太炎先生學梵文事
100 章太炎的北游
105 記蔡孑民先生的事
110 蔡孑民(一)
114 蔡孑民(二)
118 蔡孑民(三)
122 蔡孑民(四)
125 卯字號的名人一
129 卯字號的名人二
133 卯字號的名人三
137 三沈二馬上
141 三沈二馬下
145 二馬之馀
149 關于沈尹默
151 李守常君之死
153 半農紀念
158 隅卿紀念
163 玄同紀念
169 錢玄同(一)
171 錢玄同(二)
174 錢玄同的復古與反復古
197 許壽裳之死
200 孟心史
202 黃晦聞
204 馮漢叔
206 北大感舊錄一——辜鴻銘
210 北大感舊錄二——劉申叔等
214 北大感舊錄三——林公鐸
218 北大感舊錄四——許守白等
223 北大感舊錄五——馮漢叔
227 北大感舊錄六——劉叔雅等
231 北大感舊錄七——胡適之
236 郁達夫的書簡
241 許地山的舊話
245 志摩紀念
249 紀念戴望舒君
251 第三編
253 孫中山先生
257 秋瑾
260 王國維之死
262 周玉山的印象
264 丁初我
266 紀念蔣抑卮君
268 關于范愛農
274 范愛農
276 蔣觀云
278 懷陶君煥卿
280 煥強盜與蔣二禿子
282 陳子英
284 丁耀卿
286 胡韻仙
288 紀念壽石工
290 司徒喬
292 盧冀野與趙南星
294 關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
298 青年朋友之死
300 關于失戀
305 初戀
308 娛園
313 第四編
315 送愛羅先珂君
319 懷愛羅先珂君
322 再送愛羅先珂君
325 愛羅先珂(一)
327 愛羅先珂(二)
329 愛羅先珂(三)
333 愛羅先珂(四)
338 有島武郎
341 大杉榮之死
343 與謝野先生紀念
347 市河先生
352 編后記
參考文獻
因述懷對象不同,這些散文或淡泊平定,或真摯激越,體現(xiàn)了作者感情的豐富深沉,給人以美的熏陶和思想的啟迪。因寫作年代不同,其文風亦多變。
透過這些散文,我們不僅能夠對其所憶之人有更深入和具體的了解,亦可一窺周作人這位文學大家的成長軌跡,更可以真切、細致地感受倒更多豐富、鮮活的歷史細節(jié)……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