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交,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大陆第一页

<pre id="4unh9"></pre>

  • 
    
    <blockquote id="4unh9"></blockquote>

    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新民說 雙面蓬皮杜:1928-1974書信、筆記和照片
    一部全面了解法国当代史的年度佳作,《巴黎竞赛画报》《费加罗报》《快报》联袂推介, 《法兰西图书榜》上榜作品。
    ISBN: 9787559802002

    出版時間:2017-10-01

    定  價:98.00

    作  者:(法)乔治·蓬皮杜 著 (法)阿兰·蓬皮杜 埃里克·鲁塞尔 编选 史利平 译 邱举良 审校

    責  編:罗文波 章昕颖
    所屬板塊: 文学出版

    圖書分類: 外国随笔

    讀者對象: 大众读者,尤其是对法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上架建議: 人文·纪实·历史
    裝幀: 精装

    開本: 32

    字數(shù): 480 (千字)

    頁數(shù): 612
    紙質書購買: 天貓 當當
    圖書簡介

    他是戴高樂22年來的親密盟友,更是其政治遺產(chǎn)的繼承人:

    1974年4月2日,他辭世于總統(tǒng)任期。在此之前,他將生命中的13年完全獻給法國:1962—1968年出任內閣總理,1969—1074年擔任總統(tǒng)。期間經(jīng)歷重大歷史事件:推動歐共體的進程,出訪中國……政治上的作為,讓蓬皮杜在法國當代史上占據(jù)重要地位。

    私下,蓬皮杜天賦超群,在文學、藝術上有著獨特的造詣:他熱愛詩歌、文學,曾花大量時間選編《法蘭西詩選》;癡迷博物館、戲劇、現(xiàn)代藝術,倡議興建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交友甚廣,與當代大文豪莫迪亞克、安德烈·馬爾羅通信往來。

    這些政治和文藝上的感悟他都一一記錄在日記和通信中。本書是對其私人書信、筆記的整理,呈現(xiàn)其獨特的個性,再現(xiàn)重大歷史事件的幕后故事。

    作者簡介

    【作者與編者】

    喬治·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1911—1974)

    政治家,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二任總統(tǒng),西歐國家元首訪華第一人。先后出任法國總理(1962—1968)、總統(tǒng)(1969—1974)。

    此外,他還是個文藝發(fā)燒友,喜愛文學,愛好現(xiàn)代藝術。1969年,他倡議興建現(xiàn)代藝術館(即后來的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如今,它已成為現(xiàn)代巴黎的象征。

    阿蘭·蓬皮杜(Alain Pompidou)

    喬治·蓬皮杜之子,醫(yī)學和人類生物學博士,巴黎第五大學醫(yī)學院名譽教授,法國技術科學院前院長。

    埃里克·魯塞爾(éric Roussel)

    法國著名傳記作家和歷史學者,先后為戴高樂、莫奈等名人立傳,是蓬皮杜總統(tǒng)最欣賞的傳記作家。

    【譯者介紹】

    史利平

    譯者,曾任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科技外交官,熱愛法國歷史、文化和藝術,譯有《居伊·德波:詩歌革命》。

    邱舉良

    譯審,中國翻譯協(xié)會副會長,國際翻譯聯(lián)合會理事;常駐法國科技外交官,被授予法國騎士勛章。

    圖書目錄

    序 言

    阿蘭·蓬皮杜見聞錄 1

    1.生命啟航 1928—1934 1

    2.命運的徘徊 1936—1944 79

    3.追隨戴高樂 1946—1947 99

    4.在邊緣和一切的中心 1948—1958 145

    5.馬提尼翁宮,與將軍在一起的日子 1958 219

    6.間歇期 1959—1961 245

    7.從政 1962—1965 313

    8.走向考驗 1966—1968 349

    9.為共和國做好準備 1968—1969 371

    10.權力的孤獨 1969—1972 403

    11.面對命運 1973—1974 451

    附 錄

    附錄1人為產(chǎn)生的高師人 489

    附錄2關于伊波利特·泰納的《現(xiàn)代法國的起源》 493

    附錄3泰納生平 496

    附錄4安德烈·馬爾羅生平 501

    附錄5共和國總統(tǒng)府秘書長愛德華·巴拉迪爾先生的會議紀要 506

    致 謝 508

    譯后記 509

    索 引 512

    序言/前言/后記

    致中國讀者

    在蓬皮杜總統(tǒng)逝世四十三年之際,本書從另一視角呈現(xiàn)了他非凡的一生。這不是一本單純的傳記,而是一部蓬皮杜個人視角的見證錄:以蓬皮杜總統(tǒng)與他最親密的友人之間未曾公開的書信、他與戴高樂將軍的私人信件、他關于重大政治問題的個人筆記,以及他希望公之于眾的一些“人物描寫”手稿為基礎匯編而成。這部作品以詳盡、私密的筆觸描繪了一位政治家的成長經(jīng)歷:出身低微,卻憑借個人天賦當上了法蘭西共和國總統(tǒng)。

    在匯編這本書時,我提供了基本素材,埃里克·魯塞爾作為戴高樂和蓬皮杜的傳記作者,巧妙地將這些素材置于它們所處的歷史背景之下。從這些通信中,我們可以看到,喬治·蓬皮杜性格復雜、多元。同時,本書也向我們展現(xiàn)了他的理想抱負、興趣愛好、同情心和善良天性。

    他的理想抱負是建立在對國家的責任感、捍衛(wèi)國家利益和法國人民福祉的決心,以及對戴高樂將軍的忠誠之上的。

    他對藝術的癡迷源于對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熱愛。后來,他對現(xiàn)代藝術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1929年,年僅17歲的喬治·蓬皮杜買下了馬克思·恩斯特的超現(xiàn)實主義拼貼畫集《女人頭像百圖》的原版,這一具有前瞻性的舉動拉開了他廣泛涉獵各種形式的藝術的帷幕。他喜歡詩歌和音樂等語言表達藝術,欣賞繪畫和雕塑等造型藝術;20世紀50年代,他與安德烈·馬爾羅有過多次長談,這使他對藝術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他與妻子克洛德在藝術方面志趣相投,克洛德在他逝世三十多年后出版了自己的回憶錄,該書對此做了回顧。

    建造蓬皮杜藝術中心即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中文版編輯的想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chǎn)生的。這座建筑位于巴黎市中心,建筑風格前衛(wèi)??鐚W科的文化在此交流碰撞,這種特質不僅吸引了世界各地最優(yōu)秀的藝術家,也為法國民眾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盛宴。

    喬治·蓬皮杜極富同情心,善良寬容。1962年被任命為總理后不久,為了拯救被戴高樂總統(tǒng)視作叛徒的茹奧將軍,他不惜以辭職相抗衡;1970年,在他的推動下,他的妻子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基金會,幫助殘疾兒童和老年人;1973年,當記者問他對女教師因與未成年學生發(fā)生戀情而自殺身亡這件事(加布里埃爾·呂西耶事件)的看法時,他引用保羅·艾呂雅的詩句愿意理解她的,自然明白一切

    作為回答。喬治·蓬皮杜擅長用簡單明了的方式解釋周遭一切。

    他珍視家庭(家庭是他重獲力量的港灣),看重友誼(他時常與兒時伙伴羅貝爾·皮若爾以及介紹他進入戴高樂將軍辦公室的勒內·布魯耶等親密好友袒露心扉)。

    同時,他又充滿矛盾:既對幸福平凡的生活充滿渴望,卻又為命運安排帶來的束縛所吸引。他對事業(yè)有著深刻敏銳的觀察力,為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獨立,謀求法國人民的福祉而殫精竭慮。他既有遠見卓識,又有務實精神。他率先成立了環(huán)境保護部,以降低工業(yè)發(fā)展對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

    1973年,在戴高樂將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建交十周年的前夕,蓬皮杜總統(tǒng)訪問了中國。這次訪問使他感受到領土廣闊、歷史文化悠久的中國所蘊藏的巨大發(fā)展?jié)摿?。而現(xiàn)在中國的發(fā)展已經(jīng)證明了他的眼光。

    總之,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喬治·蓬皮杜始終在為解決難題以及為民眾謀求福利而奔走。在制定政策時,他時刻以國家安全和社會進步為重,為達成目標付出了超常的努力,在困難面前他總是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和精準敏銳的決斷力。他懂得如何以實力擊敗對手。在1968年危機期間,盡管與愛麗舍宮意見相左,但他堅持自己的處事策略,成功地平息了這場風暴。當戴高樂將軍突然離開之時,他獨自掌控國家機器,使其正常運轉。當他不再擔任總理職務時,“馬爾科維奇事件”使他陷入一場政治陰謀,他成了記者的獵物,有人企圖通過抹黑他妻子的名譽,以共同犯罪的罪名來打擊他。

    他遭到過否定、傷害和打擊,但他知道如何將挫折轉化為機遇。1969年1月,他在羅馬宣布,如果戴高樂將軍決定隱退,他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戴高樂將軍在全民公投失敗后辭職,蓬皮杜以58%的選票率當選共和國總統(tǒng)。

    作為與戴高樂將軍并肩作戰(zhàn)近二十五年的合作者,他確保了戴高樂主義的延續(xù),堅定地捍衛(wèi)了法國在歐洲乃至在世界的地位。

    他為戴高樂主義增添了人文氣息,使法國在這段歷史時期跟上了世界的步伐。

    阿蘭·蓬皮杜(Alain Pompidou)

    2017年8月25日于法國

    媒體評論

    1. 一部全面了解法國當代史的重要作品。

    ——《圖書周刊》(Livres Hebdo)

    2. 《法蘭西圖書榜》(Livres de France)前20名

    3. 喬治·蓬皮杜的“墓畔回憶錄”,文學和戴高樂深藏于他內心的隱秘世界

    ——《快報》(L’Express,法國重要的政治、經(jīng)濟周刊)

    4. 法國前總統(tǒng)之子首度公開未被披露的資料,展現(xiàn)了父親的多元性格和人性光芒。

    ——《巴黎競賽畫報》(Paris Match,法國發(fā)行量最大的著名時政新聞周刊)

    5. 喬治·蓬皮杜早期的文字已經(jīng)顯露出他天資聰穎,過目不忘,求知欲強,富有生活情趣,熱愛文學和藝術,政治眼光遠大?!瓘膯讨巍づ钇ざ盼幢慌兜男旁锌梢钥闯?,這位戴高樂派人士形象威嚴,性格矛盾,人格高尚。這本書的新穎之處不在蓬皮杜對戴高樂的看法,而在戴高樂對蓬皮杜的看法。

    ——《費加羅報》(Le Figaro)

    6. 這本書展現(xiàn)了熱愛文學的法國文化精英形象,這樣傳統(tǒng)的法國紳士如今實屬寥寥。

    ——《新史學雜志》(La Nouvelle Revue d’Histoire)

    7. 一個“新歐洲派人物”統(tǒng)帥法國。

    ——1971年8月29日《紐約時報》

    8. “法國的外交政策可能會變得同我們更加難以相處。政府不那么有決斷,左翼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否定他們所不喜歡的外交政策行動,這在西歐的其他民主國家司空見慣”?!@言之過早。蓬皮杜成了一個強有力的、有決斷力的、能駕馭局勢的總統(tǒng)。

    —— 基辛格《白宮歲月》

    編輯推薦

    1 .一部全面了解法國當代史的年度佳作,法國重要媒體重磅推薦

    《巴黎競賽畫報》《費加羅報》《快報》聯(lián)袂推介,《法蘭西圖書榜》上榜作品

    2. 總統(tǒng)四十三年未刊信函、日志、照片,一窺法國當代政治史風云變幻.

    蓬皮杜,法國第五共和國第二任總統(tǒng),戴高樂政治遺產(chǎn)的繼承人。

    他是法國第四共和國與第五共和國交接的政治見證人,用信函和筆記真實記錄下當時的政治生態(tài),

    涉及重大政治事件——

    戴高樂的引退與上臺;1968年“五月風暴”危機的爆發(fā)與解決;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的崩潰

    3. 與文學大家莫里亞克、安德烈·馬爾羅通信往來,真實記錄法國文化社交生態(tài)

    政治家之外,蓬皮杜是一個浪漫的文藝迷,熱愛詩歌、現(xiàn)代藝術,有很好的文學藝術品味。

    他與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里亞克、先鋒作家安德烈·馬爾羅、羅伯特—格里耶通信往來;

    他將書簡和筆記寫出了文學的風味

    4. 自身浸潤法國文化魅力,蓬皮杜已成現(xiàn)代巴黎的象征

    他終身熱愛現(xiàn)代藝術,1969年倡議興建現(xiàn)代藝術館,即喬治·蓬皮杜國家文化藝術中心。書中真實記錄這一想法以及對建筑師的挑選,該建筑造型現(xiàn)代,如今已與盧浮宮齊名,成為現(xiàn)代巴黎的象征。

    總統(tǒng)之名蓬皮杜,如今已成法國現(xiàn)代藝術精神的代名詞。2016年蓬皮杜藝術中心來中國舉辦蓬皮杜現(xiàn)代藝術大師展。

    5. 總統(tǒng)之子編選,法國著名歷史傳記作家導讀推薦,資深譯者審校呈現(xiàn)優(yōu)美譯文

    6. 與友人書,封存一生情誼,談人生、青春、愛情,真摯動人

    除政治、藝術方面,書中蓬皮杜還與其朋友皮諾爾從17歲的青少年時期開始一直保持通信,他們從少年時聊考試、愛情、女人、藝術、政見,中年時聊工作和休假,老年時開始互祝身體健康,記錄了人一生關注話題轉變的歷程,以及一輩子的情誼。

    7. 雙面蓬皮杜,獨特的雙面護封設計,精致書信札,從設計貼近人物性格特性

    護封雙面海報設計,正面以蓬皮杜的人物像為主,背面是其最愛的一副畫作《巴黎的屋頂》。裝幀設計充分體現(xiàn)蓬皮杜的政治與文藝的雙面。

    《致吾愛》精致書信札,從政治、情人、老友、青春、生活五方面摘錄蓬皮杜書信精妙之語,呈現(xiàn)信函中的法國情調,以及對文藝、生活之愛。

    精彩預覽

    ◎信函

    我寫信是經(jīng)過嚴密構思的,

    我會先談政治,然后談愛情。

    ◎工作

    每個人都在與我談論法國,我每時每刻想的也是法國。

    ◎情人

    我現(xiàn)在喜歡調情,喜歡說漂亮話,喜歡迷人的女子,

    任憑短暫膚淺的感情發(fā)生,但當時必定真誠。

    ◎老友

    25歲后,不會再產(chǎn)生我們這樣的友誼,

    那時每人都困于各自的家庭,為生活而穩(wěn)定下來,不再為幻想碰壁。

    ◎青春

    不切實際的愿望消失了,幻滅會侵入進來,

    我的靈魂像火焰上方的風一般灼燒著。

    ◎生活

    人類最有效的武器,就是把自己的戲份減到最少。

    ◎ 信函中談自己的個性

    Δ 你要相信,我絕不是花天酒地的人。我現(xiàn)在喜歡調情,喜歡說漂亮話,喜歡迷人的女子,任憑短暫膚淺的感情發(fā)生,但當時必定真誠。我記得普魯斯特有過描述,說他曾對所有相遇的年輕女性產(chǎn)生愛慕。我也是如此,特別是在能夠與之交談的情況下,會更加愛慕。但絲毫沒有情色之意,沒有欲望?!?p/>

    Δ 你批評我總是玩世不恭,對此我要抗議!的確,我是有些玩世不恭,但其實是以一種懷疑主義的眼光對幾乎所有的解決辦法進行觀察,但從不表態(tài),或只是自我解嘲。玩世不恭絕不是缺乏深度,也不是缺乏學養(yǎng),更非賣弄學識。無論如何,這完全不是凡事均沾,卻不肯做出任何犧牲的態(tài)度。譬如,讀到一首好詩卻不問好在哪里,這絕不算玩世不恭。恰恰相反,玩世不恭是一種美學,是對藝術真諦的深入探尋。在思想方面,玩世不恭表現(xiàn)為對思想的懷疑與把玩,不過前提是先要了解思想。我不是說自己有深度,而是說深度與玩世不恭之間并不矛盾?!?p/>

    ◎ 談女人和文學藝術

    喬治·蓬皮杜致羅貝爾·皮若爾函

    親愛的:

    …………

    我喜歡追逐愛情,愛情是美好和充滿詩意的……波德萊爾在本質上就是繆塞,只不過更經(jīng)常露面,而且深不可測。不管人們如何評價,我都認為繆塞是最深刻、最不幼稚、最現(xiàn)代的浪漫主義者。正是他的戲劇指引了波德萊爾,使波德萊爾自我滿足,慈愛之心也更加炙熱。我最近重讀了《逆天》,其中有關波德萊爾的描寫十分精彩,關于腐朽靈魂的詩句簡直無與倫比。只有普魯斯特的感情才能如此深切。我稱之為現(xiàn)代性,如果頹廢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文明將走向毀滅。在美國的侵蝕下,文明會以另一種方式毀滅,而這更加不值。文明對我來說,就是身體的一部分,與我同生同滅,如同我所熱愛的其他生靈,當它們消亡時,會在我身上復蘇,而只有當我死亡時,它們才會與我一同消亡,甚至還能再延續(xù)50年之久。不知道你是否理解我的意思。這可能是利己主義,也是讓我絕望的原因。但我想,這難道不更能體現(xiàn)出我們之間基于相互理解的友誼的價值?這是比愛情更牢固的情感。愛情只有在陌生的狀態(tài)下才能存在,一旦相互熟悉就會消亡。

    星期六,我在香榭麗舍大街喜劇院(Comédie des Champslysées)看了吉紐雷吉斯·吉紐(Régis Gignoux,1878—1931),劇作家。的《英文教師》(Le Prof danglais),茹韋(Jouvet)在劇中演技出色,瓦倫丁·泰西耶的話……顯然,她這次的角色不如《安菲特律翁38》中的阿爾克墨涅。雖然她在劇中的角色藝術性稍有欠缺,卻更具女性特色,更能感受到她的個性和無法抗拒的魅力。我很興奮,這種感覺已多年不曾有過。雖然興奮之情在逐漸減弱,但我一想到她,對她的愛慕之情仍會油然而生。我對她產(chǎn)生了感情,星期六晚上的演出讓我想入非非,我愿意以自己10年或更長的生命換取這個女人10天的愛。如果星期六當天讓我在巴黎高師和她之間進行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做出選擇。今天的話,我會有些猶豫。等到明天,我會選擇巴黎高師。這種沉醉都不超過一個晚上,實在可悲。我邊寫邊又找回點感覺,但與當時的感覺已截然不同。

    實際上,除了賺錢,我沒有其他目標。必須有錢,才能買我想要的幾百本書和汽車,過上寬裕、奢華和精致的生活,與女性交往,給她們購買首飾。這么多事情要做!想到我們要比那些富有且擁有他們不懂得享受的東西的人更加聰明和有品位,就憤憤不平。至少我們要過上幾年美好奢華的日子,并盡量使之延長,以后再說以后……解脫?,F(xiàn)在已經(jīng)為時不早。你是否想過,人的意識在死后還會保留一段時間,我們會進入虛無的境界,之后才會結束,圓滿徹底地結束……

    說真的,只有美是永恒的,一切都應從美學角度進行審視。這樣才能立意深遠,帶來真正的快樂和生活的意義。思想性排在之后,然后才是倫理道德、政黨和其他。小資產(chǎn)者只顧著欣賞汽車的坐墊和輪胎,卻看不到車的流水線條,只看到妻子令人興奮的大腿和生兒育女的腹部或某個值得炫耀的部位,卻不懂得欣賞漂亮的女人身著優(yōu)雅的禮服,佩戴閃閃發(fā)光的珠寶。的確,就這點來說,你還是有些小資產(chǎn)者情趣,希望你能有所改變。顯然,如果我們仔細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美不過是一個幻象,一個由人類創(chuàng)造并注定與之共同消失的東西。但是,我們無論如何也要堅持一個幻象,至少不被欺騙。令我害怕的是,有朝一日,我可能會同其他許多人一樣,對美不再有特殊感覺,渾渾噩噩地過日子,你明白嗎?在維岡阿爾比中心廣場,當?shù)氐募s會圣地。(Vigan)廣場漫步,閱讀《快報》,做自己階層該做的事。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一想到青年時代的靈魂,就能感受到內心深處的苦楚,除非想著自己當時還是個孩子,對生活尚一無所知??赡芪疫€是個孩子,不愿逆來順受,我倍感煎熬和氣惱。但我知道,我很快就會高興起來的。

    再見。

    喬治·蓬皮杜

    1930年12月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fā)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