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融合地方文化資源對幼兒園課程的改革進行實踐研究的成果。以教育學、民族文化學等理論為指導, 參照園本課程開發(fā)中較為成功的案例,將廣西本土文化作為課程開發(fā)的資源,在全面考察本土文化的價值的基礎(chǔ)上,進行課程開發(fā)的嘗試并對課程的實施提出構(gòu)想。具體而言,從課程目標制定、課程內(nèi)容選擇、課程組織、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等多個方面,以詳盡生動的課程活動方案為操作依據(jù),構(gòu)建起一套基于本土文化的幼兒園課程模式。使得優(yōu)秀的廣西本土文化走進幼兒園,實現(xiàn)本土文化應有的教育價值。
陳慶文,廣西博白人,教育學碩士,現(xiàn)任玉林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副教授。主講課程“教育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等,近年來主持廣西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研究基地重大課題1項,廣西新世紀教改工程2項,廣西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1項,主編《教育學》等教材3部;在《比較教育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近30篇。獲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成果1項,三等獎2項,廣西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2項。
目錄
緒論 1
第一節(jié) 本土文化概述 1
第二節(jié) 本土文化資源課程開發(fā)的背景 3
第三節(jié) 本土文化資源課程開發(fā)的價值和思路 6
第一章 民間游戲 11
第一節(jié) 柳江民間游戲 11
第二節(jié) 陸川客家民間游戲 16
第三節(jié) 平南民間棋類游戲 28
第二章 民間節(jié)日 45
第一節(jié) 鹿寨壯族民間節(jié)日 45
第二節(jié) 欽州嶺頭節(jié) 53
第三節(jié) 桂平民間節(jié)日 61
第四節(jié) 資源河燈歌節(jié) 77
第五節(jié) 北海疍家節(jié)日文化 85
第三章 北流陶藝 94
第一節(jié) 北流陶藝文化解讀 94
第二節(jié) 北流幼兒園陶藝課程開發(fā)與應用現(xiàn)狀 95
第三節(jié) 北流陶藝課程目標的制定 98
第四節(jié) 北流陶藝課程的組織 100
第五節(jié) 北流陶藝課程的實施 103
第四章 壯拳 106
第一節(jié) 壯拳概述 106
第二節(jié) 壯拳在幼兒園體育課程中的價值 110
第三節(jié) 幼兒園壯拳體育課程的目標 111
第四節(jié) 壯拳融入幼兒園體育課程的內(nèi)容 113
第五節(jié) 壯拳融入幼兒園課程的策略 114
第五章 民間文學 117
第一節(jié) 柳城民間歌謠故事 117
第二節(jié) 欽州童謠 123
第六章 民間藝術(shù) 130
第一節(jié) 劉三姐文化 130
第二節(jié) 壯族竹竿舞 144
第七章 興安瑤族服飾 150
第一節(jié) 瑤族服飾概述 150
第二節(jié) 幼兒園瑤族服飾課程的目標 152
第三節(jié) 幼兒園瑤族服飾課程的實施 154
第八章 鄉(xiāng)土資源 157
第一節(jié) 北海疍家鄉(xiāng)土資源 157
第二節(jié) 桂林自然名勝資源 169
第九章 民俗文化 177
第一節(jié) 玉林民間文化 177
第二節(jié) 容縣僑鄉(xiāng)文化 184
第三節(jié) 靈渠文化 194
參考文獻 210
后記 221
本書立足于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的特點,通過挖掘廣西本土文化的精髓并與幼兒園課程整合,有助于進一步豐富園本課程內(nèi)容,在增強幼兒對本土優(yōu)秀文化的喜愛和自豪感的同時實現(xiàn)文化傳承??蔀楸就廖幕逃δ艿陌l(fā)揮和對本土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借鑒。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quán)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luò)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guān)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