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學與四書》系北京師范大學教材,曾在北京師范大學編輯出版專業(yè)講授十年,此次作為通識課、博雅課教材,又進行了修訂補充。內(nèi)容包括教學文獻、蒙學教育內(nèi)容、四書和修齊治平的主要文獻。選取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基礎(chǔ)中的基礎(chǔ),逐段譯出,并注釋671處,以明原意,最后成集,以便與諸學子共勉。本書的核心是蒙學與四書,內(nèi)容包括:禮記·學記、荀子·勸學、韓愈·師說;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墨子·修身、荀子·修身;太公家教、諸葛亮·誡子書、顏氏家訓、朱子治家格言;管子·牧民、管子·治國、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商君書·更法;禮記·禮運·大同篇;陰符經(jīng)、西銘。本書作為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識課教材,已經(jīng)試用多年,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等內(nèi)容列入“中華經(jīng)典誦讀”并獲省市級獎四次,全部內(nèi)容是作者在20世紀出版系列國學基礎(chǔ)上選編而成,不僅可作為大學教材,也可作為中小學教師講授國學的教材、教輔,還可供自學、培訓、家學教子之用。
作 者 簡 介
王德勝,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副秘書長,易學與科學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易學網(wǎng)、中國通識教育網(wǎng)主任,經(jīng)濟與技術(shù)咨詢委員會主任,廣東省社科聯(lián)委員,北師大珠海分校國學教育中心主任。參加《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編寫工作,曾任北師大出版社總編輯,北師大音像出版社總編輯,北師大科技總公司、產(chǎn)業(yè)總公司、后勤總公司、京師大廈總經(jīng)理,提出、參與策劃北師大深圳附校、嘉興附校、珠海分校等單位的論證建設(shè),并擔任管委會領(lǐng)導工作。有五十年教齡,享受國務(wù)院津貼,著作較多,主要有《普通管理學》、《自然辯證法》、《自然辯證法教程》、《科技哲學范疇》、《科學符號學》、《科學史》、《科技簡史》、《化學方法論》、《第一生產(chǎn)力叢書》、《畫說馬克思》、《畫說恩格斯》、《易經(jīng)》、《論語》、《孫子兵法》、《莊子》、《道德經(jīng)》、《大學易經(jīng)》、《科學研究藝術(shù)》等。多次到俄羅斯科學院哲學所、東方所,莫斯科大學,以及美國楊伯翰大學,加州北嶺大學,德國耶拿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理工學院等訪問學習并考察教育。現(xiàn)年逾古稀,但仍為大學生上課。其論著以簡潔明快著稱,所編譯《諾貝爾演講全集》、《中國少年百科全書》等十幾種辭書,多次重印,影響較大,廣受讀者喜愛。古稀之后,熱心國學通識教育,組建了中國國學網(wǎng)、國學教育中心。
宋潔,中國易學網(wǎng)編撰之一,中國通識教育網(wǎng)專欄作家,傳統(tǒng)蒙學教育倡導人,著有《配圖三字經(jīng)》、《配圖千字文》、《配圖弟子規(guī)》、《易經(jīng)》、《論語》、《孫子兵法》、《莊子》、《道德經(jīng)》、《大學易經(jīng)》等,熱心傳統(tǒng)文化與國學教育工作。
目 錄
國學教育文獻 1
一、禮記·學記 2
二、荀子·勸學 13
三、韓愈·師說 25
傳統(tǒng)蒙學教育 29
一、弟子規(guī) 30
二、三字經(jīng) 49
三、百家姓 78
四、千字文 84
四書譯注與國學基礎(chǔ) 109
一、大學 110
二、中庸 126
三、論語 152
1.學而 156
2.為政 161
3.八佾 167
4.里仁 174
5.公冶長 179
6.雍也 188
7.述而 196
8.泰伯 204
9.子罕 209
10.鄉(xiāng)黨 216
11.先進 223
12.顏淵 231
13.子路 238
14.憲問 246
15.衛(wèi)靈公 257
16.季氏 266
17.陽貨 272
18.微子 280
19.子張 286
20.堯曰 293
四、孟子 296
1.梁惠王上 298
2.梁惠王下 312
3.公孫丑上 329
4.公孫丑下 344
5.滕文公上 359
6.滕文公下 375
7.離婁上 391
8.離婁下 406
9.萬章上 422
10.萬章下 436
11.告子上 450
12.告子下 466
13.盡心上 482
14.盡心下 499
國學應用 516
一、修身論 517
1.墨子·修身 519
2.荀子·修身 522
二、齊家論 531
1.太公家教 533
2.諸葛亮·誡子書 538
3.顏氏家訓 539
4.朱子治家格言 541
三、治國論 543
1.管子·牧民 547
2.管子·治國 553
3.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 557
4.商君書·更法 563
四、平天下論 567
1.禮記·禮運·大同篇 571
五、方法論 573
1.陰符經(jīng) 574
2.西銘 580
本書作為國學經(jīng)典教育圖書,不僅可以作為大學教材,也可作為中小學教師講授國學的教材、教輔,還可供自學、培訓、家學教子之用。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quán)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luò)出版服務(wù)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guān)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