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戲曲與文獻論稿》從四個不同的角度論述了廣西戲曲。首次,通過廣西的碑刻發(fā)掘研究廣西戲曲的珍貴史料,廣西一些戲曲現(xiàn)象和問題也得到進一步的印證與糾正,較為清晰地勾勒出廣西戲曲的歷史面貌。其次,通過對流播于廣西的彩調、邕劇、粵劇等劇種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來分析探討廣西戲曲與社會變遷、民俗文化、觀眾訴求等方面的關系。第三,對廣西戲曲的關目、語言、舞美等方面藝術特色的探討,不僅歸納出了它們因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tǒng)、方言語音而形成的特征,而且揭示了其藝術價值。最后,討論在當今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語境下,戲曲的承繼保護的重要的意義。
闕真,1982年畢業(yè)于廣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留校工作,任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的教師。1985年至1987年完成了本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課程的學習,現(xiàn)為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講授的主要課程有:元明清文學史、中國古典戲曲與傳統(tǒng)文化、中國古典小說欣賞等。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戲曲。尤為重視古典傳統(tǒng)戲曲研究,此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專著《元劇探究》(1999年出版,獲廣西第六次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南劇北曲的文本構建及其地方文化研究》(2013年出版)等。其次是廣西地方戲曲的研究。此外,對廣西彩調的發(fā)展保護和廣西的文化建設、旅游開發(fā)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除了2008年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外,還獲得過《玉燕堂四種曲》整理及《看棋亭雜劇》整理等全國古籍整理項目;有《<臨漢隱居詩><歲寒堂詩話>選釋》,《彩調》等著作的出版。參與的《帝王文化與中國文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書獲廣西第九次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
目錄
前言 001
第一章:碑刻論 001
第一節(jié) 會館碑刻凸現(xiàn)的桂北戲曲生態(tài) 001
一、戲臺是會館構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001
二、會館演戲活動歷來受到歡迎 004
三、會館的戲曲演出普遍存在并持續(xù)不斷 007
第二節(jié) 桂林碑刻所見的清代演戲活動 009
一、湊份集資演出“醮戲” 009
二、酬神祭祀表演儺戲 011
三、圩日貿易村民聚戲 014
第三節(jié) 廣西清代碑刻中的古戲臺 017
一、古戲臺形制崇尚富麗堂皇 017
二、古戲臺具有辟邪佑民功能 020
三、古戲臺的宗教色彩明顯突出 021
第四節(jié) 桂林八街《公議禁約》碑刻史料的多重意義 023
一、印證早期彩調表現(xiàn)愛情的內容特征 025
二、反映清代光緒年間彩調已進城演出 027
三、記載彩調在清晚期遭到禁唱的事實 028
第二章:生態(tài)論 031
第一節(jié) 廣西彩調音樂與民俗文化 031
一、融匯多種民間民俗音樂 033
二、體現(xiàn)民俗文化傳承規(guī)律 037
三、承載民間民俗生活訴求 039
四、顯現(xiàn)濃烈鮮明地方特色 041
第二節(jié) 邕劇與粵劇響馬戲在近代的發(fā)展走向 043
……
附錄
桂劇名旦羅桂霞153
江波印象——彩調藝術家江波老師散記 158
以心帶聲 以聲傳情——記廣西文場優(yōu)秀表演藝術家陳秀芬 170
鄉(xiāng)土藝術研究的開拓之作——讀《廣西彩調研究》 178
探索彩調的“桂派”戲曲之根本與精神——評闕真等著《廣西彩調研究》 181
參考文獻 185
后記 189
本書努力從四個不同的角度關注、探討廣西戲曲,盡管文中未能囊括廣西的所有劇種,沒能一一展示各個劇種的風采,但其中不乏主要劇目的精彩呈現(xiàn)。本書為廣西戲曲的深入研究和相關文獻的挖掘提供了借鑒,也為廣西文化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