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視域下的高師體育科學研究》收集的是第七屆高師田徑運動會論文報告會的論文,是近年來高等師范院校體育界人士對學校教學、體育訓練、場地管理、運動項目發(fā)展、競賽、體育營銷等方面的研究,共計60多篇。每一個板塊都有相當多的研究論文,是近年來高師體育研究現狀的集中反映,具有較強的參考性和資料性。
彭峰林,1969年6月出生,運動人體科學博士,博士后,教授,廣西高校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對象。主要研究方向:(1)運動適應的生物學機制;(2)運動的健康促進作用;(3)民族傳統體育研究。
從舞蹈啦啦操的編排看其對時尚元素的吸納及運用/胡彥1
“健康第一”理念下的體育文化教育生態(tài)關懷/葉志強房建武5
大學體育深化改革繼續(xù)落實〔2007〕7號文件研究/王一民范曉紅郭寶科8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教育中傳承的長效機制研究/普春旺余貞凱14
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發(fā)展需要注入文化之魂/張順英21
高校學生戶外運動參與影響因素分析
——以廣西高校為例/畢詩永27
大學生羽毛球愛好者常見傷病與主要康復手段/苗宇33
普通高校公共籃球課教學現狀與社會需求研究/經飛躍38
大學體育籃球課程內容資源的拓展研究/陳瑾榕42
對2013—2014年度我校女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的統計與分析/李子明47
對“構建高校和諧育人環(huán)境,體育不應缺位”的幾點思考/果勇53
國內外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演變歷程的對比分析/郭才祥58
技能遷移在普通高校投擲訓練中的運用/魏遵軍姜桂萍陳楠62
體育選項課對大學生體質的影響研究/賈春輝67
世界大賽視角下的中國田徑運動水平與發(fā)展對策/夏冬73
教學活動中體罰現象的法律分析/任文亞84
江西省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杜和平葛幸幸王潔87
江西省普通高校網球高水平運動隊的發(fā)展現狀與對策/胡萬亮杜和平93
哈爾濱學院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前體育態(tài)度與體育行為的分析/李大威高紅杰戴顯巖97
基礎問題式學習和傳統教學法相結合提高公共體育理論教學效果的研究/高衛(wèi)東105
體育學習理論的具身理解及其應用啟示/黃文聰108
體育課教學滿意度發(fā)展研究/武學亮112
我國啦啦隊賽事市場化運作情況調查分析/李麗116
淺析籃球后衛(wèi)隊員的基本技術要求及選材/朱青鄢潤國123
跑步軟件在大學生健身跑中的實用性探析/龐艷麗129
健身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與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實效性對比研究
——以廣西師范大學為例/周漢毅134
協同學對現代中西方體育價值觀自組織融合的解讀/侯冠琳142
學校體育運動項目功能教育的項群特征/吉學武韓衍金151
我校大學生生活方式與體育鍛煉關系的研究/柴華156
普通大學生感知能力與羽毛球技術學習的相關性研究/楊波160
淺談高等師范院校體育教學大綱的設計/于新房建武165
淺談金元政策刺激下的中超/李凱170
逐步理解法、意念法、聲音控制法在鉛球教學中的運用研究/黃澤江蔡存軍174
淺析“中國風健身舞”對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范曉紅177
試論學校體育的社會適應目標的實施/陳蘭英張立新181
定向越野在廣西高校內開展的現狀與開展建議/謝義呂稚安185
首都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調查以及影響因素分析/羅朝暉187
十年來(2000—2010)四川省老年人形態(tài)變化特征對比分析/王志剛關北光192
太極拳與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相互作用機制/吳晗晗199
談高師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侯宇新204
體育課程學生期末成績與教學評估成績的相關性研究/陳文山208
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和調查/姚非215
武漢市高校瑜伽課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張金超房建武220
廣西駐邕高校氣排球運動發(fā)展初步研究/謝東225
我國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調查研究/賈寶劍高峰231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演變歷程及展望/郭寶科236
中國大學生乒乓球賽事體系模型研究/李國清243
學校和社區(qū)健康促進工作的協調與創(chuàng)新研究/陳雷段東平248
體育教學中“學生主體性地位”解析/杜裕253
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高麗257
煙臺大學體育學院學生的體育消費現狀調查與分析/王海波262
基于市場分析我國高校跆拳道專業(yè)課程優(yōu)化發(fā)展研究/張智267
傳統文化對中國足球文化發(fā)展的影響研究/隋東272
高師體育專業(yè)課程資源開發(fā)現狀與拓展整合實證研究
——以四川師范大學網球專項教學實踐為例/李郁276
開展形體課對高校女生身體鍛煉的效果研究/欒美麗284
中、英足球職業(yè)化的體制研究/曲增欣287
體育教學評價發(fā)展趨向研究/孫玉萍292
煙臺市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yè)倦怠研究/魏瑩297
張繼科反手側擰接發(fā)球技術的研究與分析/楊俊偉302
試論新時期學校體育與社區(qū)體育一體化信息網絡的構建/湛海濤310
煙臺大學田徑運動會改革實踐與探索/張宏313
創(chuàng)新型“訂單式”人才培養(yǎng)模式在我國熱帶海洋體育旅游人才培養(yǎng)中的應用研究/田建強蘆燕夏敏慧317
基于計劃行為理論視角的自行車旅游
——國外理論及實踐研究的啟示/林小潔張欣欣324
成都市高校學生參與游泳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張德君喻雪蓮329
高校體育資源利用與遠程健身系統構建的研究/李偉李真真張元鋒334
抓好“三個訓練”提高蛙泳訓練效率/章新安馮丹丹342
競技內涵的普遍化發(fā)展/王英346
緘默知識視域下的網球技能教學研究/吳曉明吳沛京351
中國足球超級聯賽比賽統計數據與比賽結果相關性研究/姜鵬356
基于課內外一體化基礎上的高等院校體育隱性課程建設/于玲玲趙寶奎王學東363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對體育的認知也不斷增加,體育對社會及人口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大。在體育的發(fā)展過程中及人們對體育的認識過程中,勢必會出現許多疑難問題,這就是體育本身帶給我們體育科研工作者的課題。
高校體育科研工作者是體育科學研究的生力軍,高校體育科研隊伍龐大,研究人員學歷與職稱高,長期從事體育實踐工作,對體育的感性認識豐富。高校體育科研選題極其寬廣,涉及學校體育、社會體育、民族體育、體育管理、運動訓練、運動健身、運動適應諸多領域。高校體育科研的主要方向是體育教學與訓練,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體育學科體系的形成,學科交叉的深入,高校體育科學研究領域也在不斷拓展和深化。近年來,高校體育科學研究產生了大量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成果,推動了我國體育科學研究水平的提高。
全國高等師范院校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為高校體育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通過這種交流,高校體育科研工作者能夠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也能整合學術資源,避免重復性研究,進而形成國內體育科學研究的主流?,F在我們精選第十四屆全國高等師范院校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的部分論文,編印成《全新視域下的高師體育科學研究》。論文集是廣大專家學者汗水和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高校體育科學研究的寶貴財富。
編者
2014年10月
《全新視域下的高師體育科學研究》的作者來自全國各地的高等院校,不同的作者對體育的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總結了自己的經驗。本書的60多篇論文涉及體育方面的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啦啦操、網球等,還有一些論文談論了體育的教學改革方面的內容和對體育教學的一些反思。這對于促進高等院校的體育教學發(fā)展有良好的指引作用,也值得體育教學者和研究者研究和借鑒。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